NEWS新闻中心

电竞职业化 2.0:从资本狂欢到生态深耕的转型阵痛

2025-10-06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当电子竞技正式入选 2028 年洛杉矶奥运会示范项目,这个曾被视为 “娱乐消遣” 的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。2025 年我国电竞产业规模突破 2000 亿元,但职业化进程仍面临三重悖论:头部战队年投入超亿元与中小俱乐部生存艰难并存;选手平均 22 岁的退役年龄与职业技能断层矛盾突出;赛事流量爆发与商业变现乏力形成反差。在上海某电竞俱乐部,24 岁的选手张明(化名)正坐在电脑前进行训练,他曾是某知名战队的主力选手,因年龄增长和状态下滑,去年转会到这家中小俱乐部。“以前在头部战队,训练设施和薪资待遇都很好,现在这家俱乐部资金有限,训练设备比较老旧,薪资也降了很多。有时候会担心俱乐部突然解散,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。” 张明说,中小俱乐部的生存困境在电竞行业中十分普遍,很多俱乐部因缺乏赞助和资金支持,不得不缩减规模甚至解散。

头部战队的投入则十分惊人。以某 LPL 头部战队为例,其每年的投入超 2 亿元,包括选手薪资、训练设施、赛事运营等方面。战队负责人介绍:“为了争夺冠军,我们需要引进顶尖选手和教练,同时建设专业的训练基地,配备营养师、心理咨询师等后勤人员,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。” 高额的投入带来了一定的回报,头部战队通过赛事奖金、赞助、直播等方式获得收入,但中小俱乐部却难以复制这种模式。“我们没有知名选手,赛事成绩也不好,很难吸引赞助,只能靠老板个人出资维持运营。” 某中小俱乐部负责人无奈地说。

选手李然, 与到双轨培, 时就为未来

选手的退役转型问题也备受关注。选手平均 22 岁的退役年龄,意味着他们需要在年轻时就为未来做打算。26 岁的前 KPL 选手李然(化名),退役后转型成为一名电竞教练。“退役后我迷茫了很久,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。后来在俱乐部的帮助下,我参加了教练培训课程,逐渐掌握了教练的工作技能。现在我带领一支青训队,看着年轻选手成长,感觉很有成就感。” 李然说,并非所有选手都能顺利转型,很多选手退役后因缺乏其他技能,只能从事保安、外卖员等工作。为了帮助选手顺利转型,英雄联盟职业联赛(LPL)建立选手健康保障基金,为选手提供医疗、养老等保障,同时开设转型培训课程,帮助选手学习教练、解说、运营等技能。

展开全文

王者荣耀职业联赛(KPL)试点 “学历 + 技能” 双轨培养,与多所高校合作,为选手提供学历教育。选手在训练和比赛的同时,可以攻读大专或本科学历,学习计算机、管理等专业知识,为退役后的发展打下基础。“学历教育能帮助选手提升综合素质,让他们在退役后有更多的选择。” KPL 联盟负责人说,目前已有 100 多名选手参与到双轨培养计划中,其中 30 多名选手已顺利毕业,进入企业工作或自主创业。

政策层面正迎来突破,《“十四五” 体育发展规划》明确将电竞纳入数字体育范畴,多地政府推出人才扶持政策。上海、广州、成都等城市设立了电竞产业园区,为电竞企业提供场地、税收等优惠政策;同时,政府还组织电竞人才招聘会,帮助选手和从业者找到合适的工作。在成都电竞产业园区,某电竞企业负责人说:“政府的扶持政策让我们感受到了重视,也让我们更有信心发展电竞产业。园区内聚集了很多电竞企业,我们可以相互合作、交流经验,共同推动电竞产业的发展。”

但真正的职业化仍需时间 —— 当观众为赛事喝彩时,更需要完善的青训体系、科学的薪资结构和成熟的退役保障。与韩国电竞产业相比,我国电竞职业化还有一定的差距。韩国电竞产业拥有完善的青训体系,从小学到高中都有电竞社团,优秀的学生可以进入职业俱乐部青训营;同时,韩国电竞协会制定了严格的行业规范,保障选手的权益,规范俱乐部的运营。韩国电竞选手的薪资结构也比较科学,除了基本工资外,还有赛事奖金、赞助分成等,退役后还能获得一笔退役金。

电竞的 2.0 时代,或许不在于赛事有多热闹,而在于能否让每个从业者都看到长久的职业未来。随着政策的支持、企业的努力和社会认可度的提高,我国电竞产业将逐步走向成熟,建立起完善的职业化体系,为从业者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,让电竞真正成为一份可持续的职业。未来,我们期待看到更多优秀的电竞选手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,也期待看到电竞产业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
搜索